從小開始學英文時就常聽到一個理論
學那麼多還不如把你丟到美國一年
回來英文一定嚇嚇叫
是嗎?…
我不知道耶!我沒試過…但小蝸牛可以肯定的是
我認識的人,丟到美國生活後,英文真的都嚇嚇叫
環境!
Helen老師講過,同樣的單字重複唸 100 次、200 次、300 次…你還不會嗎?
當然會啦!因為…那變成了反射動作
這讓小蝸牛想到大陸的同學
清晨一大早,拿著英文課本在校園內大聲朗誦課文
一遍又一遍 … 一遍又一遍
也是在讓自己習慣、自己營造環境
小時候,老師也是要我們大聲朗誦課文
那不是要我們記住,而是製造自身的「反射動作」
學習泰語不如英語,尤其在大學校園內
你可以輕易的看見金髮碧眼的同學(當然,捲髮黑皮膚的同學也有 ^0^)
可以不必尷尬的在語言中心這個環境和他們聊天練語言
因為…他的華語不好、你的英語不好
大家練習…半斤對八兩
泰語呢?
沒有啊!小蝸牛沒有環境練習啊…(怒 ~)
我有工作,沒辦法把自己丟到泰國一年半載
時間有限,沒辦法坐在電視機前看泰劇練習
家庭要顧,沒辦法自我放逐的恣意旅行停駐
所以,每次上泰語課,絕對都是開心的時候
因為,整間教室都是「泰語」環境啊~
好吧!沒有泰語環境,就自己創造吧
所以,只要一開電腦
我就掛上耳機、連上泰語網路廣播
做事的同時,耳朵邊就是泰語,嘰哩呱啦嘰哩呱啦的~~~
我不去細聽主持人講什麼,因為…我自忖無法聽懂
我不去揣摩歌曲在唱什麼,因為…唱的比說的難懂
我不去理解廣告在說什麼,因為…賣什麼我搞不懂
我只要「環境」
沒有互動的環境…至少有「聽」的環境
說話語調、抑揚頓挫
有沒有進步?我不知道…至少,我樂在其中
受限於頻寬,聽廣播,就真的只是…「聽」
今晚,好奇心作祟,點開了視訊即時影像,看到了DJ
她站在後方看報紙
「嗯,在尋找等一下要和聽眾聊的內容吧!」
接著我發現…「哇!她穿著厚棉襖大衣啊!」
不但滿足了我偷窺的慾望…也偶然的發現她們的辛苦
曼谷天氣那麼熱,在錄音室裡穿大衣
那機房冷氣一定超強的!>"<
對了!唯一能搞懂的內容
是泰國時間早上 8 點和下午 6 點的廣播內容
哈哈~~